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,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

以后再说X


知识分享

知识分享

债务被“假离婚”转移?律师三招破局追回财产

作者:荣丰律师 发布时间:2025-11-12 10:57:38点击:53

债务被“假离婚”转移?律师三招破局追回财产

在民间借贷、合同纠纷等债务场景中,债权人常常面临一种尴尬局面:明明债务人名下曾有财产,却在诉讼或执行过程中,发现其已通过“离婚”方式将财产转移至配偶一方,自身则“净身出户”,试图借此逃避债务履行。此类“假离婚、真逃债”的现象,不仅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,也挑战了司法公正的底线。

面对这一困境,债权人该如何应对?北京市荣丰律师事务所主任、法媒汇负责人屈新峰律师结合其团队多年实战经验,指出三大核心应对策略,为债权人维护自身权利提供专业指引。

策略一:深挖财产流向,锁定异常分割痕迹

屈新峰律师指出,识别“假离婚真逃债”的关键第一步,在于审查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是否显失公平。“当共同财产被明显不均衡地分配,尤其是一方几乎无偿获得大部分资产,而另一方独自承担全部或主要债务时,这种行为便具有了恶意逃债的重大嫌疑。”他建议,债权人应主动调取银行流水、房产及股权变更记录等证据,构建清晰的财产异常转移证据链。

策略二:还原行为逻辑,证明“虚假意思表示”

此类逃债行为的另一大特征,是债务人与配偶之间存在“通谋”。屈新峰律师强调,除了财产分割异常,债权人还应尽力收集双方在“离婚”后仍共同居住、财产持续混同、共同经营或收入共享等证据。“这些事实能够有效证明其‘离婚’的真实目的并非解除婚姻关系,而是恶意逃避债务,从而否定该民事法律行为的正当性。”

策略三:精准法律出击,主张无效并追责到底

在法律适用层面,屈新峰律师援引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指出,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属无效。因此,债权人可依法请求法院确认涉案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无效,并追回被转移的财产。对于情节严重、涉嫌虚假诉讼的行为,还可推动法院采取罚款、拘留等强制措施,直至追究刑事责任,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威慑。

在处理此类交织民事外观与刑事风险的复杂案件时,屈新峰律师领衔的北京市荣丰律师事务所复杂民刑争议部门,展现出独特的专业优势。该团队精于从民刑交叉视角对案件进行立体研判,不局限于单一法律路径,而是专精于从复杂案件中寻找突破口,综合运用民事追偿、刑事控告与执行异议等多种法律手段,旨在从根本上确保当事人权益得以实现。

屈新峰律师最后提醒广大债权人,“假离婚”绝非债务人的“安全港”,法律已为其准备了完善的应对机制。面对债务疑似被恶意转移的情况,债权人不应放弃,关键在于及时寻求专业法律支持,通过精准的策略运用,完全有能力“击穿”逃债迷局,成功追回所属财产。

 

 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fameihui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135 -2167-6966

二维码
线